党的十五大是我们党在本世纪召开的最后一次大会。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号召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他说:“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国科学院的广大科技人员切身体会到邓小平理论,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的一面伟大旗帜。20多年来,邓小平不仅亲自过问和关怀科学院的各项工作,而且,在指导科技工作的实践中,提出了一整套全面、深刻、科学的理论体系,这就是邓小平科技思想。可以说,中国科学院每一步前进的历程,都是同邓小平这个光辉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从1975年到他去世的22年时间里,邓小平对中国科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对广大科技人员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1975年他受周总理委托主持国务院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治理整顿,整顿的重点单位之一就是中国科学院。他派胡耀邦、李昌进驻中国科学院。由胡耀邦等署名上报的科技工作《汇报提纲》,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整顿中国科学院的意见。邓小平对这个《汇报提纲》从文件的起草、汇报、反复修改,到最后定稿,都倾注了大量心血。这充分反映出他对整顿、振兴、发展中国的科技事业的关切心情。
人们不会忘记,1977年春天,邓小平还没有正式出来工作,他住在玉泉山,就约见中国科学院的领导方毅、李昌等,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问题交换意见。小平说,要抓科学和教育,关键是人。他还对如何提高科技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如何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人们更不会忘记,1977年夏天,他刚刚恢复工作不久,就首先从抓科学教育工作入手,于8月4日至8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科教工作座谈会,认真听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3位科学家对科教战线拨乱反正工作的意见,并发表了著名的“八·八”讲话;这个讲话,使广大科教工作者深受鼓舞,深受教育,使与会的同志深受感动,终身难忘。人们永远不会忘记,1977年9月,根据邓小平的指示,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呈送了《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几个工作问题的报告》、《关于招收研究生的请示报告》,在教育改革方面起了带头作用。1979年1月,他亲自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推动科技工作的对外开放。为了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他坚定地支持高能物理研究所建立正负电子对撞机,亲自为对撞机工程开工奠基并埋下第一铲土。1981年5月,他亲自批准了89位学部委员关于设立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的建议,开创了新中国科学基金制的先河。1986年3月,他又果断地批准了王大珩等四位学部委员关于发展我国高技术的“863”计划,对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还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建立遥感卫星地面站的报告,并亲自为该地面站题写站名。为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他多次表示要给大家当好“后勤部长”。20多年的时间里,为了改善中国科学院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他倾注了多少爱心,付出了多少心血!一幕幕,一桩桩,至今仍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中国科学院的广大干部和职工,都会永远记住邓小平在“纪念中国科学院三十周年茶话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他说,希望我们的科学事业,繁荣昌盛,辈出人才。他满怀深情地说,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要为科学(包括教育)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现在条件还比较困难,这些困难一时还难以很快解决,但中央是要尽可能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的。我还要继续当大家的后勤部长。当好大家的后勤部长是我最大的愿望。邓小平把发展科技和教育放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性的重要地位。1992年他在南巡讲话中再次强调:“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页)而且,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更是站在战略家的高度,对中国科学院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坚定而有力的支持。事实上,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有很多都是在指导中国科学院各项工作的实践中提出的。他的关于科学技术在历史上和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关于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的第一位作用,关于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关键作用,关于科学技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石作用,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关于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相互作用,关于发展高科技的重要意义,关于科技的发展规律,关于知识分子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加快科技发展必须改革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关于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等等方面的重要论述,成为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都在指导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中具体得到贯彻落实。
20年的实践反复证明: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我们的事业就能取得成功,否则就会遭受挫折。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必将促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已有的基础上向更高阶段迈进。在1998年度中国科学院工作会议上,院党组号召全院科技工作者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中国科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推向21世纪。为了深入学习邓小平科技思想,院党组组织编写了《邓小平论科学技术》、《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讲解》等三本书。中宣部、国家科委在《关于认真学习〈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中指出:“学好用好邓小平科技思想,对于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事业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路甬祥院长说:“我们学习和贯彻十五大精神,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尤其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科技思想;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要开拓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要措施得力,勇于探索,而不搞形式主义或观望等待。要对十五大后全国各界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有充分的认识和清醒的估计,加快我院改革发展的步伐,迎接世纪之交中国科学院的新发展。”中国科学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向中央提出了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得到中央的认可。科学院根据国际国内科技发展的形势和面临的任务,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和担负的历史责任,确定了今后10—15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下一步改革、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和实施步骤的具体安排和部署。可以预见,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科学院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更加崭新的姿态走向未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